<legend id="6w7z7"><i id="6w7z7"></i></legend>

    1. <ruby id="6w7z7"></ruby>
        • 索 引 號:011336909/2015-00992
        • 文  號:
        • 發布機構: 咸寧市人民政府
        • 主題分類:財政
        • 有 效 性:有效
        • 發布日期:2015年05月12日
        • 名  稱:咸寧市農業局

        咸寧市農業局

        字號: 分享到:
        目  錄   
        第一部分 市農業局主要職責及機構設置   
        第二部分 市農業局2015年主要工作任務及目標   
        第三部分 市農業局2015年部門預算表及說明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一、主要職責及機構設置 

            (一)部門主要職責 咸寧市農業局是咸寧市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主管農業和農村經濟,負責農業各產業(包括種植業、畜牧業、飼料業、農業機械化、農村能源)以及農村經營管理等工作。根據《中共湖北省委辦公廳、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咸寧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鄂辦文〔200998號)和《中共咸寧市委、咸寧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咸寧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實施意見>的通知》(咸發〔200913)號)精神,設立咸寧市農業局,為市政府工作部門。主要職責如下: 

            1.擬訂并實施種植業、畜牧業、農業機械化、農村能源等農業各產業(以下簡稱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政策、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執行農業產業政策,引導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產品品質的改善。參與涉農的財稅、價格、金融保險、進出口等政策制定,組織擬訂有關地方性規章草案。推進農業依法行政。

          2.擬訂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發展規劃與政策并組織實施,指導、扶持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行業協會的建設與發展。

          3.指導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組織落實促進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生產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引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質量的改善。會同有關部門指導農業標準化、規?;a。負責提出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政府財政性資金安排的意見。編報部門預算并組織執行。提出扶持農業農村發展的財政政策和項目建議,經批準后指導實施。擬訂農業開發規劃并監督實施。配合市財政局組織實施農業綜合開發項目。

          4.促進農業產前、產中、產后一體化發展,擬訂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政策、規劃并組織實施。提出農業產業保護政策建議。指導農產品加工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和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促進大宗農產品流通的政策建議,研究制定大宗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培育、保護和發展農產品品牌。

          5.承擔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責任。依法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發布有關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信息,負責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參與制訂農產品質量安全地方標準并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指導農業檢驗檢測體系建設和機構考核。依法實施符合安全標準的農產品認證和監督管理。組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

          6.組織、協調農業生產資料市場體系建設。依法開展農作物(特產經濟作物)種子(種苗)、添加劑的許可及監督管理。

          7.負責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起草動植物防疫和檢疫的地方性規章草案。會同有關部門制訂植物防疫檢疫政策并指導實施,指導植物疫和檢疫體系建設。組織、監督對市內植物的防疫檢疫工作,發布疫情并組織撲滅。組織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承擔境外引進農作物種子(種苗)檢疫審批工作。

          8.承擔農業防災減災的責任。監測、發布農業災情,組織種子、化肥等救災物資儲備和調撥,提出生產救災資金安排建議,指導緊急救災和災后生產恢復。

          9.管理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監測分析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開展相關農業統計的工作。發布農業和農村經濟信息,負責農業信息體系建設,指導農業信息服務。

          10.制定農業科研、農技推廣的規劃、計劃和有關政策,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全市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組織重大科研專項和技術推廣項目的遴選及實施。組織實施農業領域的高新技術和應用技術研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負責農業科技成果管理,組織引進國內外農業先進技術,指導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負責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負責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監督管理。

          11.會同有關部門擬訂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規劃并組織實施,指導農業教育和農業職業技能開發工作,參與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承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工作,會同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農業農村人才專業技術資格和從業資格管理。

          12.指導農用地、草原、宜農灘涂、宜農濕地以及農業生物物種資源的保護和管理。擬訂耕地及基本農田質量保護與改良政策并指導實施,依法管理耕地質量。運用工程設施、農藝、農機、生物等措施發展節水農業。

          13.制定并實施農業生態建設規劃,指導農村可再生能源綜合開發與利用,指導農業生物質產業發展和農業農村節能減排,承擔指導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有關工作。劃定農產品禁止生產區域,指導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等的發展。

          14.承辦政府間農業涉外事務,組織開展農業貿易促進和有關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參與農業對外援助政策和規劃制定,協助有關部門組織實施農業援外項目。

          15.為規模以上企業提供“直通車”服務。

          16.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機構及人員設置  

          根據上述職責,市農業局設11個內設機構, 2015年納入農業局部門預算的在職人員編制45人,其中:行政編制34人、工勤編制4人、全額撥款事業編制7人。納入預算管理的離退休人員47人,其中:離休2人、退休45人。

          二、2015年主要工作任務及目標 2015年全市農業工作堅持以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按照中央、省、市的工作部署,緊緊圍繞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主線,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深化改革增活力,保持農業發展好形勢,為新常態下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主要工作目標是:全年農業總產值增長3.5%左右,糧食總產量107.5萬噸左右。

          一、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突出抓好百億茶產業

          1、毫不放松抓好糧食生產。優化種植結構,積極推進馬鈴薯、玉米、紅薯產業開發,力爭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320萬畝以上。深入推進糧食高產創建,扎實開展綠色增產模式攻關,全力攻克影響單產提高、品質提升、效益增加、環境改善的技術瓶頸,爭取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

          2、全力以赴打造百億茶產業。力爭新建茶園7萬畝,茶園總面積達到40萬畝,茶產業系列總產值達到50億元。

          二、調整優化種養結構,促進菜籃子轉型升級

          3、不斷優化果菜種植結構。重點發展設施蔬菜和優質水果。蔬菜按照“穩面積、調結構、保供給、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嚴格落實全市60萬畝菜地最低保有量任務,擴大設施蔬菜面積,加大蔬菜標準園創建力度。加快發展獼猴桃、葡萄、草莓等優質特色水果。抓好萬畝水果標準化示范園區建設。

          4、促進畜牧產業轉型升級。穩定豬禽生產,促進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確保市場供給能力不斷提升。抓好畜禽標準化養殖“四級聯創”活動,積極創建部、省、市、縣級標準化畜禽養殖場。積極推廣種草養畜示范,推廣秸稈青貯、微貯、氨化等處理技術,大力發展牛羊等草食動物生產。力爭全市畜牧業總產值達到70億元。

          三、扶持壯大龍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5、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堅持家庭承包經營在農業中的基礎性地位,大力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多種經營主體,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

          6、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鼓勵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通過發展訂單農業、利潤返還、股份分紅等多種方式,與農戶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關系。積極推進農業金融創新,加強與中國郵儲銀行咸寧分行戰略合作,探索建立金融支農長效機制,破解農業生產金融服務難題。

          7、培育壯大加工龍頭企業。采取多種形式對外招商引進發展一批,重點扶持現有企業優先做強一批,鼓勵企業開展品牌整合和資產重組聯合做大一批。

          8、建設農產品加工園區。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加強農產品加工“一縣一園”建設,打造農業企業聚集發展平臺,新增銷售收入過億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抓好茶產業園建設,做大做強我市茶葉加工園區。

          四、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9、抓好向陽湖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把加快向陽湖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的引爆點來抓,以此帶動全市現代農業超常發展。高標準制訂園區規劃;積極策劃爭取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爭取盡早啟動項目建設。

          10、促進休閑農業提檔升級。更加注重科學規劃、個性塑造和創意設計,著力打造一批休閑農業集聚區。加強休閑農業市場推廣,打造休閑農業“四季精品游”線路。

          五、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11、全面推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以“明晰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放活經營權”為重點,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在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搞好頂層設計,在全市全面推開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12、加快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完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功能,通過及時的資訊、高效的服務、優惠的政策吸引各類資本主體進場交易,進一步釋放農村各類生產要素活力,實現保值增值。

          13、大力發展規?;洜I。鼓勵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在產權交易市場上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加強對土地流轉和適度規模經營的監管和服務。

          六、強化農業生產全程監管,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14、加強農業環境保護。以清潔種養殖和農藥化肥減量使用為目標,普及測土配方施肥和生物防治技術,加強畜禽養殖糞便污染防治力度。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因地制宜發展沼氣、太陽能等新型清潔能源。

          15、推廣標準化生產。引導和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用標準化生產技術,提高產品質量。抓好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區、“三品一標”產品標準化基地和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四級聯創”。

          16、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隊伍建設,加強農業環境監測,落實生產檔案記錄制度,嚴格監測抽查制度。強化能力建設,啟動市級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建設。加強農業投入品、生豬屠宰、獸藥、飼料生產、經營等監管,開展牲畜屠宰經營整治,嚴厲打擊私屠濫宰、注水肉等違法經營行為。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建立健全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狠抓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確保轄區內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

          七、推廣農業科技應用,提升農業科技支撐能力

          17、推廣農業實用技術。大力推廣農作物輕型簡化栽培、優質良種應用、水稻無公害化生產、高產高效模式栽培、測土配方施肥、農作物病蟲綜合防治、化學調控、無公害標準化生產等農業實用技術,抓好示范基地、示范戶建設,發揮科技力量,提高農業生產水平。

          18、推進農業機械化。積極爭取農機購置補貼,穩步增加農機裝備總量,調整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高農機化綜合作業水平。力爭農業總動力達到203萬千瓦,增長6%。

          19、加強農業信息化建設。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運用,推進農業基礎設施、裝備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智慧農業”,組織實施一批農業物聯網示范點,不斷深化畜牧管理、農資監管、農技服務、農產品安全追溯等系統的開發應用。

          八、加強農業綜合服務,提高三農服務水平

          20、強化農業公益服務。穩定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強化基層農業經管、畜牧獸醫等公益性服務機構建設。加強動物防疫、病蟲害防治、農機生產安全、市場信息等公共服務。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強化農業自然災害預警防控,積極開展科技抗災。

          21、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擴大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范圍,為農民提供信息、技術、營銷等服務。扶持壯大植保、農機等專業化服務組織,引導經營性服務組織參與公益性服務,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動物疫病防控等生產性服務。

          22、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繼續落實好良種補貼、糧食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進一步完善“三資”管理各項制度,深入開展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強化農村財務審計監督。切實加強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堅持一票否決制度,遏制農民負擔反彈。

          九、強化自身效能建設,提高農業部門形象

          23、積極承辦好全國農民象棋賽。

          24、推進農業系統自身建設。鞏固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嚴格落實“三嚴三實”。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思想、組織、作風和黨風廉政建設,落實“兩個責任”。深入推進文明創建、機關黨建、機關管理、計劃生育和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等工作。創建學習型機關、平安型機關、和諧型機關。厲行節約,全年“三公”經費較上年有下降。

          25、加強機關法治建設。推進依法行政、依法治農。加強農業綜合執法體系規范化建設,加大農業法制宣傳工作力度。加強機關效能建設,嚴格執行正風肅紀各項規定,樹立農業部門文明機關的好形象。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行政務公開和電子政務,提高辦事效率。

          三、2015年部門預算表及說明 (一)2015年預算收支情況。 2015年預算總收入658.52萬元。其中:本年收入中財政撥款收入為646.64萬元,其他收入11.88萬元。 2015年預算總支出658.52萬元。其中:農林水支出658.52萬元。

          

          

          

           

          單位:萬元

           

           

           

           

         

          收入

          支出

          項目

          預算數

          項目(功能分類)

          預算數

          項目(經濟分類)

          預算數

          財政撥款收入

          658.52

          農林水支出

          658.52

          工資福利支出

          231.18

             經費撥款

          646.64

           

           

          商品和服務支出

          132.29

             納入預算管理的非稅收入安排的撥款

           

           

           

          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

          295.05

             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撥款

           

           

           

          對企事業單位的補貼

           

          事業收入

           

           

           

          轉移性支出

           

          事業單位經營收入

           

           

           

          債務利息支出

           

          上級專項補助收入

           

           

           

          基本建設支出

           

          其他收入

          11.88

           

           

          其他資本性支出

           

           

           

           

           

          其他支出

           

               本年收入合計

          658.52

            本年支出合計

          658.52

           

          658.52

          上年結轉

           

          結轉下年

           

           

           

          收入總計

          658.52

          支出總計

          658.52

           

          658.52

                             

          (二)2015年財政撥款支出預算情況。 2015年財政撥款支出總646.64萬元,主要用于保障局直系統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及承擔全市農業事業發展相關工作。 1、基本支出604.64萬元,其中:人員支出526.23萬元;日常公用支出78.41萬元。 2、項目支出42萬元。

          

          

          

          單位:萬元

          

        科目編碼

          科目名稱

          預算數

          其 中

          基本支出

          項目支出

           

          合計

          646.64

          604.64

          42.00

          213

          農林水支出

          646.64

          604.64

          42.00

            21301

            農業

          646.64

          604.64

          42.00

              2130101

              行政運行(農業)

          606.64

          604.64

          2.00

              2130102

              一般行政管理事務(農業)

          10.00

           

          10.00

              2130109

              農產品質量安全

          15.00

           

          15.00

              2130126

              農村公益事業

          2.00

           

          2.00

              2130199

              其他農業支出

          13.00

           

          13.00

          (三)2015年 “三公”經費預算情況。 2015年“三公”經費預算總計43.52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8萬元,公務接待費12萬元,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23.52萬元。   單位:萬元

          

          

          

        項 目

          預 算 數

          合 計

          43.52

          1.因公出國(境)費

          8.00

          2.公務接待費

          12.00

          3.公務用車費

          23.52

          其中: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

          23.52

          公務用車購置費

           

        因公出國(境)費用內容主要包括單位工作人員公務出國(境)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培訓費等支出。公務車運行維護費用內容主要包括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支出。四、名詞解釋 1.財政撥款(補助)收入:指省級財政預算安排且當年撥付的資金。 2.社會保障和就業:包括社會保障和就業管理事務、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企業改革補助、就業補助、撫恤、退役安置、社會福利、殘疾人事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其他城鎮社會救濟、農村社會救濟等。 3.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反映用于行政事業單位離退休方面的支出。 4.醫療衛生:反映醫療衛生方面的支出。具體包括醫療衛生管理事務支出、公立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支出、公共衛生、醫療保障、中醫藥、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事務等。 5.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人員支出(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和公用支出(包括辦公費、水電費、郵電費、交通費、會議費、培訓費、差旅費等)。 6.項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為完成特定行政任務和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支出。

          

          

          

          

          

          

          

          

        責任編輯:admin
        附件: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区一
        <legend id="6w7z7"><i id="6w7z7"></i></legend>

          1. <ruby id="6w7z7"></ruby>